叶帅曾任八路军总参谋长,1949年为何是林彪下级?四野发展太迅猛
1937年8月25日,陕北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叶剑英出任总指挥部参谋长,而林彪则出任第115师师长,两人不久均被军事委员会授予了中将职务军衔。从职务和级别上说,总部参谋长其实是要略高于师长的,而就资历来说,叶剑英更是远在林彪之上,熟读历史的同学。对此大多了然。(叶剑英粤军时期)
叶剑英元帅生于1897年,云南讲武堂毕业以后,1920年即追随中山先生参加了驱逐桂系军阀之役,不久晋升广州大元帅府直属的海军陆战队营长,而此时的林彪刚刚13岁(生于1907年),用毛主席的话说“还是个娃娃”。黄埔军校1924年刚刚成立时,叶剑英出任教授部副主任,而林彪还在武昌共进中学读书。
1926年,林彪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编入步兵科第2团第2营第3连,同年10月毕业后担任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见习排长,授少尉军衔参加北伐。而此时的叶剑英,已经从第一军总预备队参谋长转任新编第2师师长,领中将军衔。实话实说,这一时期两个人的级别和军衔之差距,简直是天壤之别。
1926年一个是中将师长,另一个是少尉见习排长,到1927年叶剑英改任北伐铁军第四军参谋长,而林彪则是第四军第25师第73团的一名连长,叶剑英干脆成为了林彪的“直接首长”。
(叶剑英红军时期)
一、叶剑英曾被誉为“叶参座”。
叶剑英在南昌起义中,曾经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不久又出任了广州起义的副总指挥,军中资历有目共睹。在人民军队创建和发展期间,叶剑英一直有“叶参座”的美誉,这个称谓的由来,是因为叶剑英在人民军队的早期职务,始终与“参谋长”身份密不可分,不妨列举下叶帅在红军时期的重要职务:
1931年从苏联回国后,担任中革军委委员兼红军“总参谋部部长”,其实就是总参谋长。
1932年总参谋部长正式改称“总参谋长”,由刚刚回国的刘帅改任,叶剑英和张云逸任副总参谋长。
1932年兼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期间又兼任过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政委。
1935年初遵义会议后,改任红三军团参谋长(临时接替牺牲的邓萍将军)。
1935年7月调回总部,担任红军前敌指挥部参谋长(两大红军混编以后的机构)。
1935年8月红一、三军团单独北上,担任“陕甘支队”参谋长。
1936年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担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兼军委参谋长)。
1937年红军主力改编为第八路军,出任八路军总部参谋长。
(抗战时期)
也就是说,叶帅在红军总部、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担任参谋长的时间长达七年之久,属于中革军委和方面军的首长。而林彪在此期间虽然升职很快,但也只是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长等职务,还属于军首长、军团首长的范畴。一般来说,我军的上级参谋长和下一级军事主官,级别至少是对等的,有时甚至略高。
并且叶剑英在长征期间,在红一、四方面军的关系出现微妙变化的关键时刻,坚持正确立场,及时通报消息,第一时间率总参二局等单位,携带地图与党中央汇合北上,是立有大功的,深得毛主席的信任,称赞道:“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抗大校长)
二、抗战胜利前后的职务变化。
八路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后,叶剑英并未随主力部队前往,前方指挥部由左权将军代理参谋长之职,考虑到叶帅深厚的黄埔资历,抗战前期他跟周公主要是做统战工作。从1937年至1941年,叶剑英先后担任八路军驻南京代表团团长、中共长江局委员、南方局常委等职务,工作重心是在南京、武汉、重庆等大城市。
而林彪则率领115师战斗在抗日前线,1938年负伤后赴苏治疗,1942年初回国后出任抗日军政大学校长、中央党校管理委员会委员等职。此前两个月,也就是1941年底,叶剑英也自重庆返回延安,出任中央军委参谋长兼第18集团军(第八路军改称)总司令部参谋长,就职务和级别来说,已完全在林彪之上。
1945年夏,叶剑英在党的“七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而林彪只当选为候补委员。
(抗战时期的叶帅)
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叶剑英赴北平任“军调部”中共首席代表,而林彪先被任命为山东军区司令员,旋改任冀热辽军区司令员赶往东北,其后就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成为东北我军的军事主官。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叶剑英率我方代表团于1947年2月返回延安,改任“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这里说明一下,军委总参谋长1945年由彭老总(军委副主席兼)出任,彭总统领西北野战兵团、西北野战军直接率兵作战之后,改由周副主席兼任,所以叶帅担任的是副总参谋长职务。
一个月后胡宗南进犯陕甘宁边区,中央机关在撤出延安后临时分为前委、后委和工委三大部分:毛主席率“前委”转战陕北,少奇同志和朱老总率“工委”到达河北,而叶帅率“后委”前往晋西北。
(南岳游干班期间)
“后委”的全称是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人员多达5500余人,主要是由军委机关、后勤单位等组成,叶帅以军委副总参谋长之职兼任“后委书记”,由于周副主席也毛主席一起留在陕北,所以他实际成为了“代总参谋长”的角色。
叶帅和“后委”承担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负责前委和各大军区、各野战军之间的通讯联络中转工作,负责所有军事情报的收集与整理,负责向前委提供各战场的资料,因为“前委”所携电台功率较小,是无法与各大军区、各野战军取得直接联系的。
例如毛主席在转战陕北期间,如果要向东北局和林彪下达命令,是需要通过晋西北的“后委”转发的,同样,林罗刘的电文也是由“后委”再转发到毛主席手中,可见叶帅工作之重要性。
(后委期间)
因此“后委”实际就是“前委”在转战陕北期间,留在后方的总参谋部和总后勤部,统筹中央的后方工作和参谋工作。西北野战军二纵司令员王震对此回忆说:有些同志以为中央和毛主席转战陕北期间没有参谋部,这是误解:“毛主席在陕北之所以能够料事如神,指挥若定,中央后委起了重要的作用”。
时间到了194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正式宣告成立,朱老总就任总司令,其总参谋部暂由军委总参谋部兼,因此叶剑英以军委副总长的身份又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参谋部的职能,是为中央军委的战争决策提供情报,负责通讯联络,传达军委的作战命令,汇总各战区的战况和形势报告,提出必要的建议和意见,制定作战计划和方案等等。
正是由于总参谋部高效率的工作,才使置身于转战陕北的“前委”耳目灵通,情报准确及时,从这一时期的职务和级别来看,叶剑英还是在林彪之上。
三、林彪在东北实现“弯道超车”。
林彪到达东北之初,还只是军事上的主帅,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一政委是彭真同志。坚守四平的战役失利后,对于东北战场应该执行什么样的战略方针,东北局内部一度爆发了争论。最终,到1946年6月间,延安任命林彪为东北局书记,成为东北党政军的“一把手”,这是林彪党内地位跃升的开始。
在解放战争的几大战场上,正是东北最先实现了全境解放,而东北野战军也因此成为最大的一支战略预备力量,挥师入关时已近80万大军(其余留驻东北军区)。在解放战争时期,在这样的具体情况下,作为东野的司令员和前委书记,林彪的职权显然愈发重要。
平津战役打响后,林彪任平津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和总前委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聂帅为“平津前线指挥部”副司令员。此间,叶剑英接受了接收北平的重任,一度出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以及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北平市长,但两者的职务并无交集,亦无明确的隶属关系。
(抗战期间在武汉)
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后,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大举南下,第一步进至河南、豫北等中原大地,这一地区原属中原局和中原军区领导,不过此时刘邓首长已率第二野战军渡过长江,正在华东地区作战,不久还要转兵西指,担负经略大西南的任务。
于是为了加强中原地区领导,中央根据实际情况发出指示,1949年5月12日,四野领导机关和中原局留下来的机关合并,组成了新的“华中局”和华中军区,以林彪为华中局第一书记兼华中军区司令员,罗荣桓任军区第一政委,邓子恢任第二政委。
所以此时的华中军区,实际上是由原来的中原军区部队和南下的第四野战军共同组建的。
邓子恢原任中原局第三书记兼中原军区副政委,在刘邓南下后主持中原局的日常工作,许多历史爱好者始终没有弄明白,为什么邓子恢后来参与了四野的工作?就是源于四野和中原局的这次合并,四野兵临长江后,华中局、华中军区和四野的领导机关当时驻于汉口。
(在延安)
四、叶剑英出任华南分局书记。
转折出现在1949年8月,为筹划和实施解放两广地区的作战行动,以及顺利进行城市接收,党中央决定改组原来坚持在华南地区的“华南分局”。叶剑英由此被任命为华南局第一书记,南下前往湘粤地区,中央同时任命张云逸任第二书记、方方任第三书记(原华南分局书记)。
华南分局主要负责广东、广西省委和香港工委的工作,注意此时广州尚未解放,改组华南分局,是为了加强特殊地区的领导,毕竟叶帅和张云逸资历深厚,且一个是广东籍贯一个是广西籍贯,熟悉当地情况。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叶剑英率华南局机关进驻广州,以华南分局第一书记的身份,兼任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广州市长等职务。
(广州解放时期)
解放两广的战役,是由第四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所属之第四兵团共同实施的,考虑到当时的实际情况,毕竟作战是以四野为主,因此二野第四兵团临时划归四野指挥,黄埔一期的兵团司令员陈赓,也就第一次正式成为了四期师弟林彪的下级。
从1949年的5月至年底,华中局、华中军区和四野司令部,与“华南分局”并无明确的隶属关系,进入到两广地区的四野部队、二野部队,要同时接受叶剑英和华南分局的指挥,这就出现了双重领导的复杂局面。而接下来解放海南的战役,又要由四野部队实施,指挥关系紊乱肯定是不利于作战的。
于是经过中央的全盘考虑,1950年1月正式发布命令,新组建“中共中央中南局”和“中南军区”,原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领导机关,改称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领导机关,总部仍驻汉口。
(中南军区兼四野司令员)
“中南局”在政治上负责领导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六个省委的工作,在军事上指挥“中南军区”所属的全部军队,因此林彪当时有了四个主要职务: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成为了中南六省的党政军“一把手”。
较比之前的“华中局”和“华中军区”,新的中南局和中南军区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基本保持不变,但是既然中南局和中南军区要领导包括广东、广西在内的六省全部党政军事宜,则华南分局也肯定改由中南局节制,广东军区也同时正式纳入到中南军区的指挥序列。
所以从1950年初开始,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员叶剑英正式成为了林彪的下级,当然,华南分局毕竟有一定的特殊性,也是可以直接向中央汇报工作的。
在此期间,中南局领导同志的工作和分工变化情况是:1951年底,第二书记罗荣桓调回北京工作,中央任命邓子恢为第二书记,且在林彪赴苏就医不在武汉期间,由邓子恢代理第一书记,同时增补叶剑英为第三书记。
1953年5月,邓子恢也离开武汉赴北京工作,中央任命叶剑英代理中南局第一书记。事实上,林彪1950年10月即经中央批准,脱离工作前往苏联诊治,所以跟叶剑英成为上下级关系的实际工作时间并不长,大抵是从1950年1月至10月,约九个月的时间。
五、中南军区成为最大的战略区。
截止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10月,中央军委直属的一级军区(大军区)共设有五个,分别是东北军区、华北军区、华东军区、华中军区和西北军区。1950年1月华中军区改为“中南军区”后,2月间再成立西南军区,所以才形成了六大军区的格局:东北军区、华北军区、华东军区、西北军区、中南军区和西南军区(设六个中央局)。
不过从历史脉络来看,中南军区已经不是由单一的四野部队所组成,它还包括中原军区留下来的部队、两广地区的各游击队(含琼崖纵队)等等。除军区直属机关和部队外,中南军区还下辖河南军区、湖北军区、江西军区、湖南军区(第12兵团兼)、广西军区(第13兵团兼)、广东军区(第15兵团兼)等六个二级军区。
期间在1951年5月,还以广东军区为基础成立华南军区,负责广东、广西两省的军事指挥(主要是剿匪),其领导机关驻广州市,仍归中南军区领导,叶剑英任华南军区司令员,谭政兼任政治委员。
至1952年6月,中南军区领导机关正式移驻广州市,同时撤销华南军区建制,广东军区、广西军区和新设的海南军区,至此均直接归属中南军区领导。中南军区司令员名义上仍以林彪为司令员,但由于他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养病,中央任命叶剑英任副司令员和代司令员,军区政委职务则分别由邓子恢、谭政同志担任过。
此时的中南军区,已经下辖六个二级军区、三个兵团部,十六个军、一个炮兵司令部、一个工兵司令部、一个铁道司令部,以及16个独立师、92个独立团、8个警卫团。根据资料,野战部队和地方部队的总兵力已达到了153万余人,无论是兵力还是所辖省份数量,都是六大军区中名列前茅的。
而叶帅之所以短时间成为林彪的直接下级,也是因为第四野战军发展最为迅猛,实力最为强劲,在解放战争后期,主要担负起经略中南的重任。
六、中南军区所辖各二级军区的司令员。
前面介绍过了,中南军区不仅仅是由四野部队组成,所以六个二级军区(还不能称为省军区)的时任司令员也不都是四野名将,他们分别是:
河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
陈再道是二野名将,之前在中原野战军也是主力纵队司令员,与陈赓、陈锡联、杨勇等名将并驾齐驱,中原野战军改组为第二野战军后,另外三位纵队司令员晋升兵团司令员,而陈再道则离开野战部队,转任河南军区司令员,开国上将。
湖北军区司令员:王树声。
湖北军区的首任司令员是李先念,也就是中原局副书记、中野副司令员兼,两位副司令员分别是王树声和王宏坤,中南军区正式成立时,李先念和王宏坤他调,因此王树声成为军区司令员,开国大将。
湖南军区司令员:黄克诚。
这个不多说明了,黄克诚曾任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政委,是从天津市军管会主任的职务上,调任湖南军区司令员的,开国大将。
江西军区司令员:陈奇涵。
原东北军区参谋长,1949年3月随军南下,6月任江西军区司令员,组织指挥剿匪作战,开国上将。
广西军区司令员:张云逸。
是从华东军区副司令员的职务上调任的,开国大将。
广东军区司令员:叶剑英。
是从解放军总部调任的,开国元帅。
各军政机构撤销的时间:
1952年6月,华南军区撤销建制。
1954年11月,中共中央中南局撤销。
1955年4月,中南军区和第四野战军番号撤销,中南军区改编为广州军区。
1955年5月,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撤销,随即成立广东省委。
1954年10月,叶剑英调回北京工作,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