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安徽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722|回复: 0

东航MU5735搜救,黑匣子或有严重变形,如果坏了,找到还有用吗?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3-24 18: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只提供信息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今年开春,本应是个万物复苏的好时节,我们国家却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沉重的打击。全国各地疫情反扑,广东惠州、台湾等地均有地震灾害,还有令人悲痛的东航MU5735空难事故。
说到空难,很多人都无法联想到我们国家,因为我国最近一次的空难还是发生在12年前的伊春空难。那一次的事故造成了44人遇难,52人受伤,事故发生原因是机长所犯的低级错误导致,事故后众人搜寻到了黑匣子,里面的内容也证实了一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黑匣子的重要性在飞机安全上就可见一斑了,但在国际上发生过的空难中,也依然有许多未能找到黑匣子的案例。
其中最令人记忆犹新的就是马航失踪事件,距今已经过去8年,但飞机上包含机组人员在内的239人,至今仍是音讯全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故发生后,尽管当地政府派出许多人前往搜救、寻找,仍旧一无所获。此时所有人都希望寄于黑匣子,但由于黑匣子的电量仅可支撑30天,最后寻找无果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还有印尼失事飞机SJ182号航班,在当地时间2021年1月9日与地面失去联系后坠毁。尽管印尼调查人员第一时间搜寻伤员及黑匣子,最终也只找到了黑匣子的电池和包装盒,调查组直言:从未见过损毁如此严重的黑匣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在空难事故中,黑匣子的存在就显得十分重要。但诸多事例证明,黑匣子也有可能会被损坏或失踪。
那么,如果找寻到的黑匣子遭到飞机下降时的暴力挤压变形或损坏后,还能用吗?
坏了的黑匣子,还有用吗

3月21日下午,本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但一则新闻打破了原有的宁静:“东航MU5735在广西梧州发生事故”突然冲上了热搜,像是晴天霹雳一般,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架失事飞机已有6.8年机龄,起飞前机组人员对飞机和各项安全措施都进行了检测,达到适航要求后,于3月21日13时16分从昆明起飞,在起飞过程中并未发现任何的问题,然而到了14时20分的时候,管制员突然发现飞机正在急速下降,呼叫机组多次后均未收到回复后,飞机不再受控制,两分钟内骤降千米。
如此突然的骤降,我们无法想象飞机中的人员是什么样的感受,只能默默地为他们祈祷。事发现场还有许多目击人员,希望大家都能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后搜救人员在广西梧州藤县境内发现了坠毁的飞机,机身的“东方航空”字体部件坠落山岭引发了火灾。事故突发,但国家总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相关部门全力组织搜救,妥善安抚家属,对民航安全隐患进行重要排查,以确保人民生命的绝对安全。
在指挥下,救援人员争分夺秒般地寻找着幸存人员,纵使天气恶劣,纵使希望渺茫。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面前,中国人民从未退缩!得知此悲痛消息后,广西立刻派出消防、武警、公安、民兵等1400多名救援人员,云南省和广东消防也立刻出动678名人员参与搜救。
事故发生后,黑匣子成了众望所归,它记录着飞机失事前30分钟重要的信息,能让大家知道此次灾难发生的原因,也能让大家对日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规避。

据了解,黑匣子表面设计十分坚固,不惧高温、海水浸泡,还具有抗磁干扰等能力,在许多飞行事故中,黑匣子都能完好地保存下来。
但对于抗压能力,黑匣子还没有做到万无一失。对此,生产商认为,如若寻找到黑匣子,他们将会第一时间提供技术支持,如果黑匣子能够通过坚硬的外壳保护住内部的存储零件,那么经过修复依然可以将完整的数据导出。
并且,国际航空机构还规定了更加严格的标准,记录介质也从磁带式改为了能承受更大冲击力的静态存储记录仪,就像计算机里的存储芯片一样。
这样的原理就类似于手机内部的存储卡,假设手机外表损坏,但将存储卡取出修复后,依然可以使用。
另外,黑匣子实际上是无法被消灭的。它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记忆板的关键部分还可以承受带有钢钉的227公斤的物体从3米的高度砸下。研究人员甚至尝试将它放进1100摄氏度的火中,放进有压力的盐水罐中,或是浸入航空燃料中,黑匣子都安然无恙。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并且,对于黑匣子的坚固程度,大家都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因为我国在制造方面一直保持着严谨的工匠精神,对于如此重要的物件必将是经过层层检测合格后才会流出使用。因此,相信黑匣子即便被挤压变形或损坏,也一定能保存住最重要的信息
黑匣子的用处

黑匣子一般安装在飞机的机尾部位,因为机尾是最安全的位置,一旦发生危险,通常处于末端的黑匣子都能够保存完好,留存好事故发生前30分钟的数据。
但黑匣子并不完全用于飞机,在许多轮船、列车、汽车上也有广泛应用。它能记载行驶时的实时数据信息,并且不容易损毁,以备于事故发生后的调查及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大多数客机与军用飞机上安装的黑匣子有两种。一种是用于记录飞行数据的黑匣子,它可以累计记录约25小时。起飞前,只要打开黑匣子的开关,飞行时所产生的时间、速度、高度、飞机舵面的偏度、发动机的转速及温度等30多种数据都可以被完整记录下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就是说,一旦发生空难,通过黑匣子中的完整数据,人们便能知道飞机失事的原因。
但在乘坐飞机时,为了应对突发的紧急情况,最好是在登机前做好一切有可能发生的准备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例如,乘坐飞机时不要穿高跟鞋或凉鞋,因为若遇紧急情况逃生时会增加逃生难度;登机后应当仔细聆听乘务组所读的安全事项,因为不同机型的安全事项都有着不同的提示;
乘坐时请系好安全带,如遇强烈颠簸请保持冷静,若机舱出现破损,请在15秒内戴上氧气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真的遇到突发的坠机情况,先听从指挥,蜷缩身体减轻冲击力,如果已经无法挽救,请尽快移动至逃生门附近随时准备逃生,如遇飞机坠落地点为海面,请穿上逃生衣后再打开逃生门,利用好最后的几分钟时间自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最后的危急时刻,如果还有乘务组坚守,请听从他们的指挥!相信乘务组,他们都接受过专业训练,一定要团结一致、共同求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还有一种空难事件并不是飞机自身的问题,而是人为因素。例如,震惊全世界的“911事件”。在当地2001年9月11日上午,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了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和二号楼,两座建筑相继倒塌,周围的其余建筑也遭到严重影响,最恐怖的是,此次事件导致了2996人遇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期调查组取下了飞机上的另一个黑匣子,核实了恐怖分子劫机时所发生的的情况,后来因为此次事件美国还宣布向阿富汗发动了军事进攻。
这次事件里的黑匣子有着“飞行员语言记录器”之称,一般安放在驾驶舱及座舱内。它可以清晰地录下飞行员们的交谈,以及座舱内乘客、机组人员或是劫机者的对话,就像一个录音机一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它的工作原理就像普通的磁带录音机,磁带周而复始的运行,所以只能保存半小时的收录,黑匣子亦是如此。
那么如果我们在乘坐飞机时遇到劫机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首先,作为普通乘客,大家应当保持冷静,如果有能力帮助机组人员制服歹徒,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请勇于协助;如果恰好你是医务人员,可以帮助救治伤员;如果你暂时不具备以上能力,那么只要保护好自己,冷静地听从指挥,照顾好邻座的年幼和老年旅客,稳定他们的情绪,这就是最大的帮助。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科技的发展,黑匣子的记录和外观也在发生变化。从前的黑匣子是由一个黑色的铁盒装着,故而被称为“黑匣子”。
如今的黑匣子为了方便飞机失事后,搜救人员迅速找到,便改换成了明亮的橙色匣子,有的外观还有一层反光带。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为了便于寻找,如今的黑匣子还增加了定位信标。在飞机失事坠落后,黑匣子不论在哪里,都会自动发射出特定频率,搜救人员便可以溯波寻找。
民航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说:“找到黑匣子,对梳理事故链条、还原和分析事故原因非常重要。”
毛延峰
这正是黑匣子研发出世的初衷,在所有事故发生后,即便机身成为碎片,它也终将不负众望,小心翼翼地保护好自己,为事故发生留下了最后的证据。
那么这样坚固而又实用的黑匣子到底从何而来呢?
黑匣子从何而来

研发出黑匣子的人,直到临死前,都从未获得过任何黑匣子发明专利的钱,唯有在自己的棺木上,贴上了一条警示:“不要打开”,这条警示正是刻在黑匣子上的文字。
最初,在研发过程中,他不但不被支持,甚至还被嘲笑。澳大利亚的飞行人员直言,从澳大利亚起飞的飞机绝不会接受这样的监听。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一头扎进自家的车库,醉心研究。那么是什么支撑他如此坚定地研发黑匣子呢?
这个执着于研究黑匣子的人叫做戴维·沃伦,出生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格鲁特岛。年幼时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爱他的父亲。
戴维·沃伦
1932年,澳大利亚的彗星客机曾接二连三发生坠机事故,而他的父亲也因乘坐从塔斯尼飞往悉尼的客机,飞机失事坠毁后丧失了生命。年幼的他失去了最爱他的父亲,因此,破解飞机坠落之谜成为了他的心愿。
成年后的他,成为了一名化学家,但他并没有忘记破解飞机失事的心愿。1953年,沃伦如愿被抽中前往调查当时哈维兰彗星客机接二连三坠机的原因。
但他们使用了各种方法,都毫无进展。直到沃伦联想到了录音机的功能,才突发奇想:沃伦想要将类似录音机的装置放到飞机上,这样发生的一切就都能被记录下来。
沃伦
但要想做到万无一失,就必须让这个装置变得更加坚固。由于飞机发生空难时,要么落到陆地会发生爆炸,要么会沉入海底被海水浸泡。因此,沃伦便每日苦想到底如何才能加强它的安全性能呢?
还未等沃伦钻研出结果,他的上司就已经看不下去了。他对沃伦说,不要在公司做这件事,因为他觉得十分丢人,他认为沃伦根本不可能成功。
沃伦
本以为沃伦会因此放弃,因为能成为化学家是他的理想,如今上司不但对他感到不满,甚至还看不起他,试问谁能顶住这样的压力呢?可是,成功的人是不会害怕嘲笑的。
沃伦把所有研究设备搬回自家车库,为了研究甚至把20年前父亲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拆开用作研究原理,那是一台矿石收音机,是他的父亲留给他唯一的遗物。
但是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沃伦不但研发出了可以收录声音的装置,还解决了如果飞机坠落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导致装置损坏的问题:他给装置加上了一个黑色小方盒,这个小方盒可以耐高温、防浸泡,甚至不惧怕高空坠落的压力。
沃伦
但是,正如前文所说,澳大利亚的飞行人员对此并不买单。沃伦苦心研发出的装置就这样闲置了,他造福人类的想法也未能实现。
直到1958年的一天,他的黑匣子装置才终于被人注意到了。
英国航空管理局的秘书长罗伯特·哈丁汉姆爵士,通过一些航空局的消息传递得知了沃伦的这个研发产品,他对此非常感兴趣,随即联系了沃伦并要求他即刻带着他的研发成果前往英国会面。
得知这一消息的沃伦十分惊喜,雀跃的心情如伦敦街头的自由舞者随风飘扬。满怀期待地抵达英国后,沃伦镇定自若地对黑匣子进行了介绍。沃伦当时研发的黑匣子可以储存4个小时的飞行员通话语音和飞行数据,还可以自动抹去旧的录音重复使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项研发打动了英国航空管理局,1958年,沃伦研发的第一批黑匣子投入生产。但他们改变了黑匣子的“匣子”颜色,改为了延续至今的橘色。这种颜色的选择,当然也是为了便于飞机失事后寻找。
黑匣子的使用对英国航空起到了巨大的帮助,后来英国航空甚至宣布,不久的将来,英国在飞机上安装黑匣子将成为强制性规定。
1960年,澳大利亚政府终于肯定了沃伦的研究。他们对黑匣子的型号进行了规范,使其适用于澳大利亚所有的飞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沃伦本人却并未因此获得过任何的奖赏,或许他本人也并不需要。研发的目的本就是为了了却心愿,不愿让人们再次体会他曾经失去父亲的那种痛苦。虽然他生前并没有因此而出名,但在后来,他的事迹终于被众人所知,最后他被冠以“黑匣子之父”之名,永存于人们心中。
如今,纵观全球,来往于世界各地穿行的飞机都安上了黑匣子,它的研发也成为了人们调查飞机失事原因的重要依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临,希望看到这里的你,能够珍惜当下,勇敢向前!
最后,引用一段微博博主的话:
“我们这一生,如果能逃过天灾,躲过战乱,不遇坏人,不生大病,就已经非常非常幸运了。如果还能家庭和睦,收入稳定,爱人相守,友谊长存,那就真要感谢老天爷。”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免责声明
1. 本论坛所提供的信息均来自网络,本网站只提供平台服务,所有账号发表的言论与本网站无关。
2. 其他单位或个人在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事先获得该帖子作者和本人的同意。
3. 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但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本网站将及时删除相关内容。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