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安徽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028|回复: 0

科学家首次在人体血液中发现微塑料!或已遍布全身...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3-25 15: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只提供信息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微塑料这一概念早在2004年由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Richard Thompson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时提出。随后,由于其在海洋环境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对生物产生的各种确定的以及不确定的危害,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人类对环境投之以塑料废弃物,环境报之以微塑料。
如今,这个“报应”就在我们眼前——微塑料已遍布全球,无处不在。它们远在“天边”:远到罕无人迹的南极洲冰原,深到地球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高到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又近在眼前:环境中的微塑料早已渗透到我们的食物、空气和水里。

长期以来,塑料被认为是惰性物质,被摄入人体后,它们会通过胃肠道并经过胆道排泄。然而,它可能不像我们曾经认为的那样无害。最近有动物研究表明,小于10μm的微塑料可以穿过细胞膜进入循环系统,并到达其他组织。
近日,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顶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IF=9.028)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通过调查来自中国11个省市参与者的粪便样本首次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证据:经常喝瓶装水、吃外卖食品以及工作性质为粉尘暴露的参与者,其粪便中的微塑料更多,而体内微塑料含量的升高还可能会加剧肠道炎症。

不仅如此,微塑料可能已经渗透在体内的各个器官。
北京时间3月25日凌晨,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顶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IF=9.621)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在人类志愿者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这进一步引发了微塑料对人体健康长期影响的担忧。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招募了22名健康志愿者,通过静脉穿刺获得全血样本。他们在排除血液样本受到污染的可能性后,在17人(77%)的血液中检测到了可量化的微塑料,平均每毫升血液中有1.6微克。其中最常见的塑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其中,PET、PS和PE分别占到50%、36%和23%。
PET通常用于矿泉水瓶、饮料瓶和各种家用电器的外观等;PS广泛用于食品包装材料;PE用于包装薄膜和塑料袋;PP广泛用于外卖餐盒;PMMA多用于电子设备和照明设备的外观。
研究人员表示,微塑料在血液中停留的时间是未知的,因此它们在人体的命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从科学上讲,微塑料通过循环系统到达全身各个器官是合理的。此前已有研究证实,人类胎盘对50、80和240纳米的聚苯乙烯和聚丙烯微塑料具有渗透性。
这项研究报告的微塑料浓度涉及潜在的接触途径包括空气、水和食物,以及可能被摄入的个人护理产品、牙科聚合物、聚合物植入物碎片、聚合物药物递送纳米颗粒和纹身墨水残留物等。
未参与这项研究的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研究人为污染物的Alice Horton博士说:"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发现,因为微塑料已经在实验室中被证明可以在实验条件下引起炎症和细胞损伤。这项研究证明了微塑料不仅在整个环境中弥漫,而且也在我们的身体中弥漫。这种情况的长期后果仍不清楚。"
研究人员表示,微塑料是否存在于血浆中或由特定的细胞类型携带,以及这些细胞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将微塑料穿过粘膜转移到血液中仍有待确定。
如果血液中的微塑料确实由免疫细胞携带,那么问题就来了,这种暴露是否会潜在影响免疫调节或对免疫疾病的易感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nvint.2022.107199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免责声明
1. 本论坛所提供的信息均来自网络,本网站只提供平台服务,所有账号发表的言论与本网站无关。
2. 其他单位或个人在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事先获得该帖子作者和本人的同意。
3. 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但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本网站将及时删除相关内容。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