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注意没有,在许多影视剧中,官府张贴逃跑罪犯通缉令时,通缉令上罪犯的肖像,除对犯罪嫌疑人的描述是正确的,他们的画像基本上也就是应付应付,甚至还有蒙面的画像。 那么,问题来了,实际的犯罪嫌疑人和画像上的并不像,为什么古人还能顺畅将罪犯捕获呢?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实行连坐制度。古代大都是实行连坐制,在连坐制严格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的家属不单会受到牵连,就连街坊邻里也会受到牵连,街坊邻里可不如家人会包庇,所以他们也会尽其所能去找出犯罪嫌疑人。 二、明确个人主要特征。虽然古代人并没有现在人的先进技术,不可能像现在一样,可以将罪犯的姿态逼真的刻画出来,但是会把嫌疑人主要特征做明确描述,如果遇到嫌疑人的话,那么明显的个人特征就会派上用场,那么嫌疑人就有可能被锁定。 三、外出需证明。在古代,如果外出,官方就会给个人颁发度牒,路引等验证身份的东西,打尖住店需要提供出来给店家的,要是没有那么店家一般不会同意他留宿。如商鞅就是因为没带度牒,不敢打尖住店,最后也没逃出去。如果没有在城中留宿,选择在乡下躲藏,他们一般被发现后也有人举报。就像电视上演的那样:一听口音客官不是本地人吧,那么如果没有一个证明身份的东西,很有可能店家就会去报官。 四、悬赏。即使是现在也是如此。通缉令上虽然画的比较丑。但通缉令上往往都会有赏金的,有些时候还会是重赏,奔着这些赏金,如果有了什么可靠的消息,相信很多人会去官府举报嫌疑人的。 所以说,古代张贴画像通缉犯人,并不是一点作用没有,一张画像往往就成了终结犯人逃亡路的一个屏障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