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 惕!!!目前正值蜱虫高发季,蜱虫叮咬事件时有发生。6月3日,家住河南信阳的又一位7旬老人又因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去世,此前信阳已有3人丧命于蜱虫病。 小小蜱虫,为何能够引发如此严重后果?6月16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正值蜱虫高发季,蜱虫叮咬事件时有发生,近日在合肥就有市民因此“中招”。专家提醒:蜱虫虽小,危害却不容小觑。 惊!因小小蜱虫两人竟住进ICU 6月16日上午,记者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见到了该院重症监护室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孙昀,孙主任介绍,近日,该科室接诊了两名“蜱虫病”患者,两名患者均为70岁左右老年人,抵抗力相对较差。
据了解,两名患者分别来自六安和肥西,后者为环卫工人,因经常在花坛草丛作业,属于易感人群。“两位患者起初都有发热以及消化系统方面的症状,来到我们医院后,经过抽血送检,最终确定他们都感染上了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孙昀介绍称,两位病人送至ICU时,血液病毒滴度分别为10的4次方和10的8次方,“两位患者都是处于昏迷状态被送入ICU的,因为化验结果显示血液病毒滴度不同,前一个在ICU住了2周,后一个还没有出院,目前已入院32天,当时可以说情况是非常危急”。 赵大爷(化名)在ICU接受血浆置换治疗
经过治疗,家住六安的王大爷(化名)已经治愈出院,而家住肥西的赵大爷(化名)在昏迷超过三周以后也于日前恢复清醒,目前正逐步好转。
毒!小小蜱虫有着大大危害
蜱虫又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等,主要分布在草地、农田、森林等草木茂盛的地方,也可寄生在牛、羊、狗、鼠等动物的体表。常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蜱虫通过叮咬和吸食宿主血液为生,吸饱血后,虫体膨胀如黄豆大小。春季到秋季是蜱虫的活动高峰期。
蜱虫叮咬后有哪些危害?此前安徽疾控就曾提醒,蜱虫可传播多种疾病。据介绍,蜱虫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20种立克次体、18种螺旋体和32种原虫等多种病原体。通过吸食大量血液,损伤宿主皮肤,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Q热和莱姆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
目前,我省主要流行的蜱传疾病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居住于合肥、六安、安庆、滁州和马鞍山等地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居民多发。
采访中,孙昀提到,被蜱虫叮咬并非都会发生和上述两位患者一样如此严重的后果,但因蜱虫体内携带病毒,故而一旦遭受叮咬,还需立刻就医。为何上述两例病患情况如此严重,孙昀主任称,这和患者年龄较大,老年人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一方面取决个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一方面取决于毒力的大小”。 忌!蜱虫叮咬不可蛮力拔出
对于蜱虫叮咬的防治措施,孙昀提醒,在野外郊游或前往草坪草丛时,需注意保护好身体裸露部位,不要让蜱虫“有机可乘”,同时,花露水或驱蚊液也能对蜱虫起到预防作用。“在户外玩耍归来之后,可以对头皮、腋窝等重点位置进行检查,之所以要进行检查,是因为蜱虫在叮咬皮肤的时候,会释放一种类似于麻醉药的毒素,让人难以察觉。”
如果不慎被蜱虫叮咬,该怎么办?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正确的处理方式方可“化险为夷”。“切不可用手去拔,一旦操作不慎,蜱虫的口器可能会留在人体皮肤中,拔蜱虫的时候,挤压蜱虫的瞬间也可能导致蜱虫毒素的释放,致使毒素迅速进入人体”,孙昀提醒,遇到蜱虫叮咬,首先需要让蜱虫死亡或让蜱虫从皮肤上脱落。“可以用酒精或白酒滴到皮肤周围,让蜱虫慢慢自己收缩掉落,用酒精或碘酒消毒皮肤后,前往医院就诊。”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一些其他地方的临床病例中就发现蜱虫叮咬后导致的“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存在“人传人”现象。为此,孙昀特别提醒,若有不明原因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同时陪护人员在照顾病人时要加强防护。 被蜱虫叮咬后如何正确处理?
|